“聘用制的老师和在编老师待遇很大吗?”
“聘用制是不是很容易被解聘啊,感觉好没安全感”
“怎么看公告判断有没有编制啊?”
较近几年,由于各地普遍出现了超编但缺人的现象,各学校普遍师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特岗教师、代课教师、合同制教师、非在编教师大量出现。
其中不少同学比较纠结于是否应该直奔编制,今天再详细给大家分析对比一下,教师【编制】与【聘用制】的区别,相信看完大家能够明晰的区分。
编制是啥?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包括参公事业编(在省考里招)和普通事业编)以及公益性岗位。 教师编是啥?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第一,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实际操作中,因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统在缴交社保方面只缴交部分,不缴交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简单的说,有无编制的区别基本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退休后有无正常的工资以及医疗、住房等保障,这也是较关键的。 ②许多无编制的学校教师是合同制,不享受各种待遇,例如职称评选以及奖金等等。 总而言之,有编制基本属于事业单位,财政发工资,无编制的主要是学校发工资。 教师聘任制,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质或教学经验的人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 2续聘:即聘任期满后,聘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合同; 3解聘:即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 4辞聘:即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的合同行为。 区别一 本质不同 聘用制是企业自身的用人制度,而人事代理制是社会人事管理制度 区别二 主体不同 聘用制的主体是企业与劳动者,而人事代理制的主体包括人事代理机构、企业与劳动者 区别三 协调对象不同 聘用制协调的是劳动关系,而人事代理制协调的是人事关系; 区别四 主管部门不同 聘用制是主管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而人事代理制的主管部门是人事部门。 很多考生看到简章中写“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并按规定确定工资待遇;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签订聘用合同。”就认为是签合同了,那就是合同制了。 其实不然,即使被聘用为在编教师,也是要签合同的朋友们! 那具体如何判断呢?有的简章中明确会表明招进来就是在编教师。比如某教师招聘简章有这么一句话:“本次计划招聘在编教师115人”这就表明招聘进来解决编制的意思,亦或者是公告开头有写明根据事业单位办法或教育局等类似字眼,也极有可能是编制,如果公告正文里的聘用没有再次体现,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公告里一般附有用人单位的咨询电话,大家可以致电确认。 综上,小云认为:不管怎样,还是努力考编制吧!